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湾环评报告公然抄袭造假:连名字都抄,出现35次“湛江”


相关链接:央视:造假的环评报告
来源:中国基金报(chinafundnews)作者:莫飞
部分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央视财经等
 
一份出自权威机构的环评报告,因为抄袭造假而上了热搜。
 
近日,深圳市政府官网公示一份有关深圳湾新航道疏浚项目的环评报告,却被爆出内容存在严重的抄袭造假问题,仅“湛江”两字就出现了35次。
 
很快,深圳环评报告“造假门”持续发酵,并引发公众强烈关注,更有网友吐槽:抄作业连名字都抄错,这种水平连小学生都不如。

 
随后,报告涉事方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及深圳当地环境部门迅速对上述事件展开调查,并公布相关调查结果。4月15日,生态环境部也明确表示,环评造假事件“性质十分恶劣”,已经启动问责和调查。目前该事件已经进入立案处罚阶段。
 


01
环评报告涉嫌“抄袭造假”
报告中35次提及湛江
 
作为深圳旅游地标之一的“深圳湾”,近期却因航道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涉嫌抄袭造假而被推上热搜。
 
事情到底怎么回事呢?
 
早在3月3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深圳政府在线”发布了《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众参与公告》。
 
该报告显示,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航道起点接现有客运码头高速客船航道,终点接人才公园对开水域,全程约9.2公里。工程航道按特定游船全天候双向通航进行建设,航道通航宽度为120米,其中穿越深圳湾大桥北通航孔段航道通航宽度受限于通航孔尺度取为90米。小型游船双向通航,大型游船需单向交替通航。

 
但很快,细心的读者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这份环评报告报告多处张冠李戴,把深圳的事情套到湛江的头上。
 
据中国绿发会介绍,如“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实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体现”、“本项目在现有航道上改扩建……不会对湛江湾现有红树林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也就是说,整份环评报告书竟然出现35次“湛江”,好端端的深圳湾就被抄成了“湛江港”。
 
据深圳湾航道疏浚项目的主管单位——深圳航道事务中心介绍,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深圳市拟对现有的深圳湾航道进行疏浚,将目前的300吨级航道拓展到千吨级,因此需要将航道加深约1.5米。 
意外的是,这份漏洞百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报告竟然出自权威机构——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之一,成立以来取得的科研成果近800项,设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圳航道事务中心主任 郑晓峰:我们施工的这个地方离红树林保护区还有7公里左右,是在保护区限制范围之内,这个限制范围施工就是要做环评,要经过批准才行。  
深圳航道事务中心通过招投标,确定由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为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包括进行环评。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后,将环评这项工作分包给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公布的调查过程显示,从2019年12月底,相关技术团队就开始投入工作。今年1月19日、3月3日和3月19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陆续将环评报告进行了3次挂网公示,在第3次公示期间,市民发现了环评报告存在抄袭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及相关规定,环评报告需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深圳航道事务中心表示,作为代建方,他们无权对第三方环评机构出具的报告进行审查,便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环评报告直接上网公示。
 

02
深圳快速启动相关调查
问题项目建设被终止
 
环评报告抄袭造假曝光后,深圳市快速启动了针对该事件的调查,同时也终止了涉事项目的具体建设。
 
3月27日晚间,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通报决定,终止目前正在开展的该项目环评公示,立即责成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新组织开展环评。

 
同时,3月28日,涉事方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其官网发布通报称,事发后,研究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对相关情况开展调查。
 
据南海海洋研究所初步调查,该事件中涉及项目,确系由该所注册环评工程师承担,主要内容是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其解释称:项目部分定性分析部分,因采用以前完成的报告作为模板,并提交了未完成的报告过程稿作为公示材料,导致存在较多“湛江”字眼等,部分分析内容中还有湛江港及相关规划等内容。
 
不过,“套用模板”的说法并不能消除公众的质疑。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再次发布公告,称对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涉嫌抄袭情况作出回应并正式致歉。

 
4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发布《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涉嫌抄袭调查处理情况的说明。
 
调查结果显示:“涉事报告书部分内容与该所编写的环评报告《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定性分析部分相同或高度相似,确实存在抄袭。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表示,经协商,该所立即中止该项目合同,并退回全部费用,后期不继续参与该项目工作。停止项目直接责任人徐玉芬所有项目工作,进行调查整顿,同时对徐玉芬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启动问责程序,处理结果后续将对外发布。
 
随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表示,已成立省市联合调查组,对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报告问题进行调查。


4月16日,据深圳生态环境发布,目前省市联合调查组已完成对编制单位的调查取证,案件进入立案处罚阶段。下一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严格依法做好案件办理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这样一家重点研究机构,这份有着明显问题的报告,如何能直接上网公示进入公众视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及相关规定,环评报告需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深圳航道事务中心表示,作为代建方,他们无权对第三方环评机构出具的报告进行审查,便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环评报告直接上网公示。 
03
项目或影响红树林湿地生态
多方争议“威胁10万水鸟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报告抄袭之外,这份涉及深圳湾新航道改造的项目,因对当地生态保护考虑不周,也引发过不小的争议。
 
一直以来,深圳湾是深圳的城市生态名片。作为一个半封闭感潮海湾,因天然保有一套完整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而被许多人喜欢。红树林生态湿地,每年都将迎接近10万只候鸟。


 
但这份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的项目公示后,很快引来了不少深圳市民和环保界人士的质疑。
 
据悉,在涉事报告中,其中写道“工程穿越了深圳湾重要滨海湿地限制类红线区、深圳湾重要滨海旅游区限制类红线区,并且周边海域还分布有珠江口重要河口生态系统限制类红线区、内伶仃特别保护海岛限制类红线区、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止类红线区等四个红线区,距离最近者仅为4.3km。”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马海鹏团队表示,这个项目开发存在最大的漏洞就是:项目地位于最重要的鸟类保护范围,环评报告却对此完全忽视、没有评价,同时也完全忽略了疏浚工程以及日后营运期间对迁徙水鸟的影响。
 
据统计,2019年深圳湾凤头潜鸭、普通鸬鹚、黑脸琵鹭等6种水鸟的数量,超过全球总数量的1%。同时,由于这一水域紧邻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旦引入海上观光项目,势必会对整个湾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据了解,争议的焦点在于,这个项目涉及的区域是否属于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区,并进而是否会影响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
 
上述报告认为,深圳湾航道在《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颁布前已存在,属于既有航道穿越深圳湾重要滨海湿地限制类红线区,本次疏浚是针对既有航道水深不满足要求的区域进行浚深。由于施工影响具有临时性,并具有可恢复性,对造成的影响进行补偿的基础上,本项目建设符合以上限制类红线区的管控要求。
 
此外,问题报告还指出,规划航线将延伸至红树林生态公园,“规划航线区域尚无系统的航道满足新建船舶的航行要求,为满足深圳湾旅游特色航线一期的实施,启动特色航道一期工程,并根据船型对航道进行浚深,优化航线区域水深条件。”
 
而质疑声音却认为,对于深圳湾航道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环评报告的评估不够全面。部分环保志愿者认为,航道疏浚对海洋生态的实质性影响是将彻底改变疏浚区底面原有的底栖生态环境。
 
上述报告也曾提及,项目施工将直接破坏的底质面积约76.2125公顷,栖息于这一范围内的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因底泥的挖离将全部丧失,部分游泳能力较差的底栖游泳生物也将因躲避不及而被伤及或挖离。
 
这也意味着,这份报告对于是否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前后存在模糊不清、表述矛盾的地方。
 
科普作家三蝶纪发表微博称,“深圳湾最美的风景是红树林、底栖动物和每年十月到四月来越冬的大群冬候鸟,世界级珍稀鸟类黑脸琵鹭也可以近距离看到……游轮一开,所有的动植物环境都会被干扰破坏。”

 
不过,戏剧性的转变是,这一争议较多的航道建设项目距,因为抄袭事件而被提前终止,并引发了更大的舆论事件。
 

04
生态环境部回应:“性质十分恶劣!”
 
由于抄袭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日前,国家生态环境部也对此作出了最新回应。
 
4月15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近期,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文件在建设单位自主公示阶段,暴露出抄袭、造假问题,性质十分恶劣。

 
对此,生态环境部迅即责成广东省、深圳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严肃查处,并要求将处理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
 
除了报告抄袭过去模板之外,有专家也发现,无论是栖息空间的侵占,还是食物的破坏,以及运营期间油污噪声光污染对鸟的影响,都没提及,也没有任何的鸟类保护措施,因此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报告。
 
对于下一步如何对环评加强监管的问题,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加强环评文件常态化复核。督促指导市级以上生态环境部门将监督检查贯穿于环评文件从受理、审批到后续跟踪管理的各个环节,推进利用大数据手段开展环评文件质量校验,逐步实现对经审批的环评文件全覆盖式动态智能化复核。
 
同时,运用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落实“一处失信、全国公开”和“多处失信、全国受限”的跨地区环评失信惩戒机制。对信誉好的单位和个人减少监管频次,对信誉差的单位和个人加大监管力度,问题严重的采取列入“黑名单”等惩戒措施,坚决维护环评市场秩序。
 
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还将对违法行为严惩重罚。一旦发现建设单位环评文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将依法对建设单位处五十万至二百万元罚款,对技术单位处所收费用三至五倍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终身禁止从业。
 

05
抄袭造假引发全网吐槽
人民日报:环评不是简单“走程序”
 
正经的环评报告却变成了抄袭作业,涉及千万甚至上亿资金的环评项目是否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的嫌疑,也引来全网的吐槽和质疑。
 
不少人认为,抄袭背后,实际上也暴露了环评机构对项目的敷衍态度。有网友表示,不仅城市名抄袭,有些地方连标点符号都一样,负责人“是有多懒?”“希望这个事件能够引起行业重视”。


更有网友表示,应该严肃查背后的“形式主义”,背后工作及机构存在的失责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深圳湾航道项目环评报告抄袭造假事件,人民日报也发表了相关评论。
 
据人民日报报道,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生态环境部将绝大部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大幅减少编报告书的建设项目数量,审批改为告知性备案。但这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而是要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各类环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人民日报表示,作为开工前的环境审核关口,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判断,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起到为保护生态环境把关的作用。
 
“因此,环评报告应基于扎实的调研做出,不是简单地‘走个程序’‘意思意思’,更不能变成拼拼凑凑、复制粘贴的文字把戏。”
 
针对建设项目对当地生态可能产生的影响,人民日报认为,为有效保护深圳湾自然资源,深圳采取严厉措施,在深圳湾设置约23平方公里海域禁渔区。但关于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的这份环评报告,却令人质疑此次环评能否起到为保护生态环境把关的作用。
 
“目前,疑似违规情况的出现,已经引起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的关注。希望有关部门对此类问题,抓住一起就严肃查处一起,让环评能真正发挥把关作用。”


06央视热评:把深圳写成湛江给抄袭的环评报告来一次“环评”

将“深圳湾”表述成“湛江湾”、“深圳市”表述成“湛江市”,张冠李戴的背后,原来是“抄作业”所致。这种抄法,太笨拙,也太恶劣,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报告中有这么一句话:“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实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体现。”如此牛头不对马嘴,大有关公战秦琼的荒诞,又可悲可叹可笑。
如此“抄作业”,不是冷笑话,也不能仅把它当作笑话看。究其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这种抄来的报告,连基本事实都无法保证,谈何客观、公开、公正?
本该严肃的环评报告,却因复制粘贴而变得极为轻佻。这是一起丑闻,对丑闻应有抽丝剥茧般调查。
当前,公众需要一个解释,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也需要一个解释。据报道,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已发布终止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报告书公众参与公示的公告,并责成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新组织开展环评。无论终止公告还是要求重新开展环评,都极有必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必须探究这起丑闻何以出现?造假很可怕,更可怕的是直接抄袭,因为他们更偷懒更没底线。
公众除了需要解释,还需要给出解决之道,即如何处理有关责任人?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15日举行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事件所暴露出的抄袭、造假问题,“性质十分恶劣”,“责成广东省、深圳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严肃查处,并要求将处理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随着监管部门的介入,不仅可还原真相,还会依法依规处理责任人。
除此之外,更需“解剖”这起个案。环评报告质量差,环评走过场,并非新闻。生态环境部曾发布通报显示,环评文件质量较差占到问题总数的九成,其中16家环评机构连续两年被通报。环境影响评价被称为“卡住违规建设项目的硬杠杠,环境风险的过滤器、安全阀”,如果沦为形式乃至造假,就不可能过滤掉环境风险,也无法捍卫生态环境。
奉行拿来主义,直接抄袭的环评报告,或不多见,但现实中存在问题的环评报告,绝非个别。环评报告弄虚作假,暴露出多重问题,比如环评机构缺乏实事求是之心,惯于敷衍了事;有关机构把关不严,不真正重视环评报告,对环评报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外,少数委托机构也麻痹大意,对环评报告的质量也不够关心。
“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坚决遏制环评文件造假和粗制滥造等问题,切实提高环评文件质量。”有关人士的表态,给公众吃下定心丸,相信这起事件不会不了了之。遏制环评报告“抄作业”,除了监管强起来,还需法律硬起来,让法律长出“牙齿”,如果“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终身禁止从业”,谁还敢造假?


相关链接:
央视:造假的环评报告
关于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报告造假有关调查情况的通报
深圳环评造假事件进展:案件进入立案处罚阶段
中科院南海所:确实存在抄袭 项目负责人负有直接责任
深圳湾环评报告涉嫌抄袭?问题恐不止抄错名
中科院南海所回应:采用以前模板,提交了未完成的过程稿
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环评涉嫌抄袭 中科院:正在全面调查
涉嫌抄袭!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环评公示遭终止

相关消息:
李干杰任山东省代省长 近年多位环保官员主政地方
官宣!新疆副书记孙金龙回京任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孙金龙任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出任山东省委副书记
黄润秋《坚守人生的追求与信念》


相关链接:


生态环境部:有人提交空白纸张以假乱真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信息情况抽查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的函

响水事故两环评单位正式列入黑名单,终身禁止从事环评工作

生态环境部通报一批环评文件质量问题 建设单位、评估单位和审批部门也一并予以通报

生态环境部:坚决遏制环评文件弄虚作假等行为 两家单位被列入黑名单


近日热点: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急服务保障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

指南 | 如何发布建设项目环评、验收报告信息公开公示

环评、验收公示,就上环评爱好者网


环评爱好者网

长按二维码识别·即刻关注

微信号:eiafansbbs


有一种爱叫做【把爱好者公众号星标】



快把“环评爱好者网”公众号设为星标


每天第一眼就能看到Ta!


么么哒!


环评爱好者网微信关注环评行业资讯、政策、标准、技术和考试等最新动态,传播环评业界信息,打造最有影响力的环评行业微信服务平台。投稿请发送至eiafans@163.com或QQ:55397861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